分支机构
4月15日,恒华科技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及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过去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社会经济运行放缓,公司生产经营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公司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积极深化改革、谋篇布局,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在国家“自主可控”、“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碳达峰与碳中和”等政策背景下,公司结合产业趋势及自身优势,大力推进组织改革和战略升级,明确提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的战略定位。
在整体战略目标引领下,公司集中各业务体系优势力量,聚焦行业细分领域,按照业务属性及专业化经营策略,构建了互为支撑的五大业务体系,以BIM平台及工具软件研发为核心,以设计咨询业务为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以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为载体,同时积极拓展大数据应用、数字教育等相关业务,为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赋能。
1、以BIM平台及工具软件研发为核心
BIM平台及软件为公司核心业务体系之一,定位为BIM平台及工具层软件研发、销售,涵盖自主可控的底层BIM平台、GIS平台、物联网平台及应用快速开发平台等,以及BIM设计系列软件、BIM造价软件、BIM基建平台等产品。
目前,公司继续集中优势资源加大BIM核心技术平台及相关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对三维数字地球、三维线路软件、三维电缆软件、三维放样软件等产品线进行迭代升级,并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完善产品功能。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产品化的三维设计软件销售量持续增加,进一步夯实了三维设计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BIM核心技术平台方面,BIM引擎(BIMEngine)、GIS引擎(GISEngine)在模型轻量化处理和显示调度方面不断优化,支持的模型格式种类不断增加,平台产品目前陆续在电力、公路、桥梁、民建等细分行业的用户工程中试用并取得良好的用户反馈,同时基于此平台开展的面向水利行业用户的智慧水库项目、港口项目也在持续推进,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2、以设计咨询业务为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设计咨询业务以BIM行业应用市场为主要切入点,利用公司开发的BIM平台及相关软件开展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规划、设计、咨询、综合能源等业务,为公司BIM平台及软件切入相关市场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和工程应用示范。
公司依托完善的资质认证体系,基于自主BIM软件产品,一方面深耕电力市场,广泛开展相关设计咨询业务,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加强水利、交通等跨行业发展布局,各项业务稳步推进。目前,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驱动下,公司进一步加大综合能源市场开拓力度,确定了能源系统设计、能源信息化管理、能源数字化交易三维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从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发展角度,切实助力用户节能减排、提升综合能效,并重点研究钢铁、化工、交通等领域“双碳”节能路线,为北京、上海、四川、陕西、山西、广西等地区重点客户提供了方案咨询,市场空间逐步打开。
3、以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为载体
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业务以“平台驱动业务拓展”为战略目标,基于自主BIM平台进行行业资产可视化管理及数字化运营服务,服务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
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业务体系按照业务定位及发展目标,对能源资产数字化应用、交通资产数字化应用、水利水务资产数字化应用三大产品体系进行了进一步整合,深度挖掘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对核心产品进行持续迭代,加快行业数字化运营推广步伐。智慧能源方面,大力培育碳中和园区数字化运营产品,持续深耕增量配电网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产品;智慧交通方面,加大交通基建、交通管养产品的研发力度,深化物联网技术在智慧交通产品中的应用;智慧水利水务方面,对水文水环境治理、水利项目管理、水电站管控等方面产品进行完善,服务国家智慧水务建设。
4、积极拓展大数据应用及运营
大数据应用及运营业务基于BIM平台、IoT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平台,开展基于电力大数据征信、能源数据分析、规划设计预测等电力垂直细分领域大数据应用,以及面向智慧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数据应用及运营等业务,构建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的BIM应用体系。
大数据应用业务方面,公司研发了地市级“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并发布V1.0版本,平台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碳排放计算模型等技术手段,结合国家政策与地方特点,构建覆盖地区人口组成、能源生产结构、终端消费量、重点行业、规模及以上企业碳排放、用户碳足迹、碳交易和碳吸收等综合维度的智能监测指挥平台,目前正在前期市场拓展阶段。智慧社区方面,公司在开展健康驿站(德胜卡)服务平台研发的同时积极汇聚行业资源,引导健康管理、生活服务、餐饮、家居等行业领先供应商加盟入住。截至目前,平台已入住商家达600家,初步聚合了面向智慧社区的各项服务资源。
5、全面构建数字教育体系
数字教育业务主要围绕电力、交通、水利等行业开展BIM专业培训、认证、比赛、评优以及海外培训交流。数字教育业务将以公司多年积累的行业用户资源为抓手,打通垂直行业培训市场,在细分市场中建立业务生态闭环,强化公司在电力、交通、水利行业产品和专业技术的品牌影响力,挖掘市场需求,促进与其他业务体系的协同发展。
数字教育业务作为公司面向BIM培训教育市场的全新业务布局,公司正加紧筹备培训机构设立事宜。公司拟出资设立北京市恒华职业技能培训西城学校有限公司,开展公司业务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原海外教育业务已处于逐渐恢复状态。在国内、国际教育培训业务的联动下,努力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逐步创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商业壁垒及核心竞争力。
恒华科技全新战略目标的设立,深度契合当前宏观形势、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为公司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将紧紧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进一步整合业务资源,突出业务聚焦和专业化经营,充分发挥五大业务体系能动性,向专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强品牌发展。
近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发布文件,对2018——2020年度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恒华科技荣获“2018—2020年度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8——2020年度,在中央文明委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首都文明委的领导下,各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为全面展示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经过严格规范评选,首都文明委决定,对一批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成效突出、群众影响广泛、在全市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授予5个区首都文明示范区称号,970个村镇首都文明村镇称号,844个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3450个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称号,93户家庭首都文明家庭称号,372所学校首都文明校园称号。
恒华科技作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紧紧围绕BIM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平台和工具软件,同时以电力、水利、交通数字化设计业务为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并积极拓展行业资产数字化运营、大数据应用、BIM+GIS+AIoT培训与认证等业务。公司通过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水平,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管理能力,提供更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和更高质量的服务,为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赋能。
同时,公司重视社会责任,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一方面,公司运用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实力,服务于贫困山区电网建设改造、首都大气治理“煤改电”工程,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国家级大型活动的保电工程等,以专业技术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对儿童福利院进行捐赠、设立励志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2020年,公司捐款200万元,支持中华慈善总会 “圆梦中国行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时,公司迅速响应,向广大电力设计企业免费提供智慧设计平台服务,帮助其实现全员云端办公,在线完成协同设计,还向湖北省随州市红十字会捐款200万元,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明创建工作没有终点,恒华科技将继续响应首都文明建设的号召,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培育优秀企业文化,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近日,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华科技”)正式通过全球软件领域最高级别CMMI 2.0管理成熟度5级评估认证,标志着公司已经具备全球顶级的软件成熟度及项目管理能力。
CMMI 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由美国国防部与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协会(SEI)共同开发和研制,是衡量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和项目管理水平的权威标准,代表着国际上最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在软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认证体系共有5个等级,CMMI 5级是目前国际软件行业对管理成熟度要求最高、申请难度最大、级别最高的评估。通过CMMI 5级评估认证,标志着公司的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已跻身于全球软件业的顶尖水平。
此次顺利通过CMMI 5级认证,是恒华科技过程改进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软件设计、技术研发、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再上新台阶,为公司产品的持续创新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恒华科技作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紧紧围绕BIM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平台和工具软件,同时以电力、水利、交通数字化设计业务为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并积极拓展行业资产数字化运营、大数据应用、数字教育、BIM+GIS+AIoT培训与认证等业务。公司通过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水平,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管理能力,提供更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和更高质量的服务,为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