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近期疫情反复,首都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严格落实各级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全力做好自身安全防范和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公司组织员工积极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5月5日,公司董事长江春华以党员志愿者身份,到居住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从早上7点开始,在核酸检测点一线岗位,开展现场引导、秩序维护、健康宝检查等服务工作,为医务人员及社区工作者高效有序完成核酸筛查提供保障。
5月7日,公司积极响应属地政府号召,组建了一支近50人的抗疫志愿服务队伍。5月11日,第一批志愿者孟伟、刘鑫、耿会珍根据工作要求,前往社区核酸检测点进行志愿服务,为参加核酸检测的居民扫描身份证,做好身份确认工作。后续,恒华科技志愿者队伍将随时待命、及时响应,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街道安排,持续为社区提供抗疫志愿服务。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恒华科技积极履行疫情防控的社会责任,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2020年,在新冠疫情发生第一时间,向湖北省随州市红十字会捐款200万元助力抗疫,同时,公司发挥在云平台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持续提供设计、造价、基建管理、配售电全系列云产品及服务,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云”上战“疫”。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必将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愿疫情早日结束,愿美好如约而至,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4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乔恒一行四人到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华科技”)调研考察,与恒华科技董事长江春华及相关人员座谈交流。
会上,恒华科技介绍了企业基本情况、核心技术和业务体系,重点汇报了职业教育与智慧社区相关业务发展。恒华科技2000年在北京市西城区成立,201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A股(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365.SZ),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市均设有业务机构,并拓展了东南亚、非洲卢旺达等国际市场。
恒华科技作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服务于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智慧水利、智慧交通等行业领域。主要业务包括大场景工业设计软件研发、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行业资产可视化管理及数字化应用服务、大数据应用及运营管理、数字教育等五大方面。其中,数字教育是响应国家加大职业教育政策的新业务方向,包括数字孪生技术、无人机驾驶、海外职教等;智慧社区业务主要依托德胜无忧互联网养老平台,探索积分养老、家庭养老、多元服务的新模式。双方围绕职业教育业务、德胜无忧养老平台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形成了强烈的共识和合作意向。
乔恒副会长在讲话中,首先介绍了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是由国家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顶层性、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全国社会工作者之家,是凝聚社会工作资源,有效发挥社工力量的重要平台。
乔会长在充分肯定了恒华科技的发展实力、创新能力、多年坚持公益慈善举措的同时,还指出在职业教育、智慧社区业务方面,恒华科技与中社联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其中,在无人机培训与乡村振兴、海外职教与社工国际交流、智慧社区与“五社联动”、“乡村筑梦工程”实施、元宇宙技术在民生方面的应用及乡镇普惠型养老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专业的观点和建议。下一步,双方将加速就具体合作点开展务实有效的持续对接与实践探索。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评审结果,恒华科技再次被评定为“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
恒华科技在输变电工程设计、新能源、水利、交通、消防等方面具备齐备设计与咨询资质,同时运用自主的BIM设计平台赋能数字新基建。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评定要求企业具有较好的设计创新条件和基础设施,拥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设计队伍,能综合运用设计、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具备自行完成或主导完成设计创新的能力。此次获评“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标志着公司的设计服务能力及科技创新工作获得了社会和行业的进一步认可。
公司是国内少数基于自主底层技术平台进行BIM应用构建的企业,依托完整的BIM三维设计产品体系以及齐备的设计咨询业务资质,致力于为国家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数字化赋能。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1.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设计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BIM底层技术平台,研发了三维线路设计软件、三维变电设计软件、三维电缆设计软件等系列软件产品,以及面向新能源设计的三维光伏设计软件、三维风电场设计软件等产品,能够为新型电力系统数字设计提供全专业、全过程服务,全面支撑电网设计企业开展三维设计工作。
2. 数据中心绿色设计
公司积极把握国家大力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市场机遇,创新数据中心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用电机制,实现数据中心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公司依托在新能源设计及咨询方面齐备的资质和能力,为数据中心等算力设施建设提供相关技术咨询与服务、信息化产品以及用能规划、新能源设计、能效管理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相关业务目前已在河北等地数据中心逐步落地,为全面构建数据中心高效节能体系提供了有效支撑。
3.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新能源设计
4月26日,交通部表示将起草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近三年投资规模将超1600亿。2022年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公路沿线、服务区等适宜区域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公司依托新能源行业技术优势,积极布局相关业务,参与建设了山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在交通行业光伏发电、充换电站、充电桩等相关基础设施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围绕自主可控的BIM技术,为电力、水利、交通、综合能源等行业数字化建设赋能。
双方表示,互视对方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利用双方的市场资源和软件平台开发能力,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市场运营的直接联盟。借助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本次合作将积极响应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双方在各自专业技术领域的储备攻坚克难,探索自主BIM技术在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智慧水利工程建设与智能化改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作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下属科研机构、水利部水工程抗震与应急支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岩土所依靠自身技术优势,为多项国内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并多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攀登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了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中27项优秀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7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智慧能源作为能源行业重要发展趋势,是当前最受市场关注的话题,也是恒华数元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恒华数元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平台具备能耗数据监测、能效分析、负荷预测、分布式能源监测、碳资产管理、碳核查、碳盘查和系统智能调优等模块,采用云边协同模式,云端构建能源智慧大脑、边端实时响应调优控制,为园区、建筑、工业等用户提供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服务。
近日,恒华数元(恒华科技全资子公司)与同济大学团队予哲机电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各自发挥在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强强联合,积极推动双方在项目、人才、技术等层面的双向互动,优势互补,共同为我国建筑产业的低碳发展提供驱动力。
双方产学研合作的空调系统智能调优项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场景中,实现空调暖通系统的自动寻优运行。空调系统智能调优模块是恒华数元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核心功能,通过实时监测空调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基于智能控制策略模型,实现空调系统运行自动调优、远程开关、温度调节、故障报警等功能,帮助优化空调系统运行模式、优化管网运营方式、降低末端能源负荷,在保证制冷/热效果、环境舒适的同时,实现能耗量和能源成本最低、能效比最高的目标,从而实现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最优化。
恒华数元与同济大学团队进行空调系统的远程会议
该产学研合作团队由多名同济大学教授作为咨询顾问,核心成员主要由中级及以上工程师组成,同时与国内相关高校、设计院、建科院等保持紧密交流与合作。团队以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实验室做技术支撑,主要专注于设施设备系统相关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科研研究及标准编制等极具挑战的创新性工作。